氯黴素 結構圖 

                                   (photo via google)

 氯黴素抗生素 Chloramphenicol antibiotics

 

氯黴素 (Chloramphenicol, CAP) 是一種廣效性抗生素,最早是從鏈黴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分離出來。由於結構簡單,目前主要多為人工化學合成。早期氯黴素常用為治療傷寒(typhoid),但因為其具有嚴重的全身性副作用,加上近年來氯黴素被濫用,使得氯黴素抗藥性細菌增加,因此不在做為人體第一線抗生素用藥。由於氯黴素的治療效果好且價格低廉,許多畜牧養殖業者與水產類等養殖戶大量使用氯黴素類抗生素於飼料中,許多不肖業者未按照停藥標準養殖,使得此類抗生素殘留在動物體內隨著肉品進入人體。然而氯黴素已被證實會抑制人體骨髓造血功能而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症和粒狀白細胞缺乏症等副作用。

 

藥理機轉:

氯黴素是一種脂溶性分子,具有相當好的血腦屏障通透性,吸收入體內後可由肝臟代謝,並經由腎臟排出體外。氯黴素的作用機轉在於抑制細菌的蛋白質合成;其會連結到細菌50S核糖體(ribosome)的23S核糖體核糖核酸(rRNA)上,進一步抑制肽基轉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的作用。

 目前細菌會對氯黴素產生抗藥性的機轉有三種:產生氯黴素乙醯轉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將氯黴素去活性、改變胞膜以降低氯黴素的通透性、及發生50S核糖體次結構的突變使氯黴素無法結合。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因可載有ACCoT質體(A=ampicillin、C=chloramphenicol、Co=co-trimoxazole、T=tetracycline),而產生廣泛的抗藥性。 

 

不良反應與副作用:

 1.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這是氯黴素最嚴重的副作用,即使停藥也無法恢復,是一種所有由骨髓製造的血球都減少的病症(pancytopenia);雖然發生的機率極低,但是卻能致死(死亡率高達80%)。一般而言,口服氯黴素的再生不良性貧血發生機率約為四萬分之ㄧ,點氯黴素眼藥水的發生機率則約為二十萬分之ㄧ以下。直到目前為止,氯黴素引起再生不良性貧血發生的可能性,仍無法以任何方式預測。 

2.骨髓抑制(bone marrow suppression):此一副作用較常發生,主要因為氯黴素對粒線體有毒性作用,可使得骨髓的造血功能下降;劑量越高作用越強。一般只要及時停藥,就可以復原。

3.灰嬰兒症候群(gray baby syndrome):症狀包括嬰兒不規則且淺的呼吸、低血壓、體溫下降、無法吸奶、腹脹以及皮膚的灰藍色發紺現象。一般在嬰兒靜脈注射氯黴素時,可發生此一副作用,主要是因為初生的嬰兒肝臟功能不完全,使得氯黴素大量累積在體內,產生毒性作用。避免的方法包括減少使用劑量及監測血液濃度等,最好是不要在四歲以下兒童或是肝功能異常患者使用氯黴素。

4.其他可能相關病症:在孩童使用氯黴素,可增加白血病的發生機率;一般使用的時間越長,發生機率越大。氯黴素亦可造成噁心、嘔吐、頭痛、腹瀉、耳鳴、葉酸缺乏、肝臟功能下降、周邊神經炎等副作用。極少數患者可能會產生過敏現象。

5.眼科較常見副作用:可能會令眼睛灼痛(短暫),或是視野模糊。

 

主要氯黴素類藥物: 

名稱 外文名 縮寫
氯黴素 Chloramphenicol CAP
琥珀氯黴素 Chloramphenicol succinate  
棕櫚氯黴素 Chloramphenicol palmitate  
甲黃氯黴素 Thiamphenicol TAP
氟甲磺氯黴素 Florfenicol FF 

 

國內法規規範:

依食品安全法規-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檢驗氯黴素(Chloramphenicol, CAP)標準為「不得驗出」之動物用藥。

 

氯黴素CAP快篩檢驗試劑 :

http://vaccigen.com.tw/admin/product/front/index3.php?pid=107&id=79&upid=77

氟甲磺氯黴素(FF)二合一快篩檢測試劑 : 

http://vaccigen.com.tw/admin/product/front/index3.php?pid=115&id=79&upid=77

 

文章內容部分截錄:

http://blog.udn.com/jnwu/4368885

 

 

arrow
arrow

    vaccig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